<noscript id="nb55j"><legend id="nb55j"><address id="nb55j"></address></legend></noscript>
    <tr id="nb55j"></tr>

        <menuitem id="nb55j"></menuitem>
        <ins id="nb55j"></ins>

            常州5校入选2022年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2023-01-20 08:06 来源:常州新闻 我要评论0 字号:
            【导读】 常州5校入选2022年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常报全媒体讯(毛翠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近日,省教育厅发布了2022年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名单,61所学校入选,常州5所学校上榜,分别是田家炳高级中学、清潭中学、新北区实验中学、觅渡桥小学、华润小学。

            记者了解到,思政育人特色校通过营造“全景式”思政育人文化,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田高中:传承“家炳精神”,共绘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田家炳高中秉持“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文化基因,希望田高中学子兼备两“家”特质:“家国情怀、家炳精神”。学校积极推动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助力“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核心目标的实现。

            政治教研组不断摸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三新”背景下,开展了议题式教学、辨析式教学、大单元教学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育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老师们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调查居委会工作,采访青果巷的改造,做博物馆的红色讲解员,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等,学生带着知识走向生活,做到知行合一。老师结合社会热点、学生兴趣、专业和职业规划等,对国家课程的某个内容拓展,开发和实施了财经类、文哲类、政法类三大类拓展性课程。

            小思政连接社会大舞台。政治组指导的公民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学生屡屡获奖,模拟政协更是获得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项。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把自己对社区、城市的想法、建议让更多的职能部门听到,并被采纳改善。这种参与的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学校整合本土资源、关注社会热点、探寻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科思政元素,凸现学科育人追求,共绘育人同心圆。全校教师自觉开展联合教研,打破学科壁垒,基于国家课程教材文本、基于项目学习主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开展跨学科研究,探索跨学科教学协同育人路径。

            清潭中学:建设“大思政”课程,培育“新三好”学生

            清潭中学成立党建与思政研究中心,以党建为擎驱动构建基于新时代“新三好”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好学生、具有孝敬父母能力的好孩子、具有服务社区能力的好居民”。课程思政让思政渠道实现从“单课程”向“全课程”的转变,以“大思政”理念统领学校育人工作。

            2018年,学校以申报江苏省体验式道德与法治课程基地项目为契机,开启了学校思政育人新局面。学校打造了三大主题长廊;建设了一间1:1真实还原法庭审判的法治专用教室;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以主题式体验学习和项目化研究为重点,开展有章有形有意义的思政活动。

            去年10月,江苏省“法治第二课堂”节目来到该校录制,重点聚焦同学们身边的安全风险,围绕“防风险,护安全”,以三个情景剧:“足球场上的意外伤害”“未成年人违规汽车引发的安全事故”“游戏中遭遇网络诈骗”将同学们引入精彩的法治课堂。在看剧学法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身观点,展开激烈辩论。

            学校持续推进旨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与育人本领的新班级行动项目研究,引导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引入思政学科知识及育人思想,扎实推进思政课程建设与德育工作的一体化融合。思政教研组组长杨艳华老师拓宽资源开展学科课程研究活动“模拟法庭”;组内顾玮老师作为班主任,以日常班团课为平台初探以“模拟审判”形式解决班级问题的育人路径;李晶老师则以《课间游戏之伤,谁之过》为案例,在全市范围展示思政课程活动在班主任育人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新北区实验中学:四个“一体化”,探究“大思政”课程改革

            新北区实验中学坚持“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四个“一体化”,探究“大思政”课程改革。

            该校仁艺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课程建设层面树立“大思政”“全员育人、全学科育人”思想。比如文科类承担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培养,理科类承担实践创新、科学素养等育人目标。

            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学校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和教学边界,对学科融合做了三方面尝试。创新学科教学内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语文课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历史课开展家谱研究,传承优良家风;地理课红色研学路线探究……开发了《历史上的今天》《每周博览》等思政校本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活动,探索深度融合。学校“寻宝博物馆”活动,由美术、历史、政治、英语四组联合开展,从“画一画”“调查文物现状”“中西对比”对博物馆之旅进行了成功的融合。系列化德育活动,优化活动育人功能。将传统的德育活动与思政要求相结合,将德育活动做细做实,举行“建党百年”“团百年正青春”系列活动,亮化德育品牌。

            通过跨界研学,提升教师思政专业化水平。由政治老师主讲的“二十大思想学习会”、全体教师同观一堂思政课、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优秀班会课等。以专业思政教师为主体,有序推进德育研究大团队建设。

            充分挖掘和整合德育资源,牵手常州图书馆、博物馆共建“思政一体馆校共建”研学课堂,携手常州安能分局共建国防教育联盟,与青企联合作组建生涯教育联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让大思政课程化,生活化。

            觅渡桥小学:深挖红色基因,育“秋白式”好少年

            作为瞿秋白的母校,觅渡桥小学与瞿秋白故居、瞿秋白纪念馆呈一体化布局,校内建有多处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学校持续挖掘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传崇高理想信念,引红色教育风潮,育“秋白式”好少年。

            学校的思政课涵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主题活动课程”三部分,将“秋白精神”元素、得天独厚的场馆资源融入其中,依据不同课程特质,丰富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践行以“真”为主题的思政课程育人新策略,以“全”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育人新路径,以“红”为特色的主题课程育人新样态,通过三方联动,夯实思政主阵地。

            学校整体优化建构了以学校空间、家庭空间、社会空间融通式的思政资源圈,通过开发“一场二馆四坊”的学校浸润空间,创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家庭孕育空间,拓展“多主体、广覆盖”的社会涵养空间,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和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格局。

            学校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构建覆盖多利益主体、全教育过程和全内涵要素的立体式“秋白式”好少年评价体系,将治学态度、学习品质、师生交往等方面的评价,纳入评价系统,落实学业评定改革。

            学校与江苏理工大学协同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促进了“秋白式”好少年健康成长,也助力了教师和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华润小学:“1+X”思政育人课程体系,筑牢“三全育人”大格局

            基于“大思政”的课程背景,华润小学打造了“1+X”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建构了“主题式大情境体验教学”课堂教学范式,旨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契合,以构建思政育人的生态环境,实现道德的自主生长。

            学校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活思政作为思政育人三大场域,打造全息化的思政育人环境,进而有机构建以全学科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及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为主,网状互联、融合共生的课程内容体系。依托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平台,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纵向贯通,打通课堂“最后一公里”,为大中小学实现集体备课、共同教研作努力。

            学校构建全学科协同、全课程深化、全息化覆盖的思政育人新生态。创造性开发了劳动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将思政核心素养融入到劳动教育课程中。同时积极构建校园生活思政体系,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同时实现生活思政化。

            依托“1+X”思政育人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近三年,该校涌现出一大批省、市、区级好少年、常州市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区级十佳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员,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提升。青年教师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拔得头筹。同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学校也发挥思政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开设研究课,促进“大思政”理念落地生根。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1+X”思政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着力筑牢“三全育人”大格局。

            编辑: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老爸老妈”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 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关注我们

            • 微信

            • 客户端

            推荐文章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noscript id="nb55j"><legend id="nb55j"><address id="nb55j"></address></legend></noscript>
            <tr id="nb55j"></tr>

                <menuitem id="nb55j"></menuitem>
                <ins id="nb55j"></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