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 张晶晶 /文
● 凌敏 /诵读
从小到大,最爱吃的面食莫过于饺子。从记事起,家里逢年过节或是有什么大事儿喜事儿,肯定少不了吃饺子。
说到包饺子,家人每次都配合得非常默契。父亲拌馅儿、母亲和面儿,父亲擀面、母亲包饺。我则是一会儿帮爸爸把小剂子按成小面饼,一会儿学着妈妈的样子包饺子,最后饺子没包几个,自己倒成了个“小雪人”。小小的厨房里,擀面的碰撞声,锅里咕嘟咕嘟的煮饺子声,家人的欢笑声,其乐融融的场面至今还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多年来,父母用娴熟的技术包着饺子,让我衣食无忧,同样,他们用并不宽厚的身躯呵护着我的成长。
工作中若遇到困难,他们会告诉我:“人生就像煮水饺,起起伏伏是常态,历经水深火热,才会变得成熟起来。”让我明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挫折是常态,只有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生活中遭遇打击,他们会说:“做人啊,就要像一只快乐的水饺,能包容这世间所有的烦恼。要是过不去那道坎,就包一顿饺子,把糟心事统统‘吃掉’。”使我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五年前的一天,母亲突然生病,北上求医前,老两口一起包了顿饺子,边包边说:“这次多包点,万一……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吃得上饺子了……”当时的我,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一刻我知道,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在守护我,从今往后,换我护他们周全。
万幸母亲并无大碍,但从那时起,我便认真努力地去过每一天,因为我知道,努力并不再是为了自己,还藏着父母暮年的欢乐和孩子未来的底气。
母亲康复之后,我曾多次向父母拜师学艺,可惜我这“厨房小白”愣是学不会父亲拌馅儿的手艺。好在厨艺天赋异禀的孩子她爸,通过多次尝试,勉强掌握了精髓,可以拌出爸爸牌韭菜肉馅了。于是,夫妻俩学着父母那代人的分工,你拌馅来我包饺忙活了一番,老两口尝着我们送去的饺子,连连夸赞:“味道不错,可以出师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年到头,吃不尽的快餐,尝不尽的佳肴,却始终抵不过家人亲手包的一顿饺子。春节到了,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春暖花开,一碗水饺,一口热汤,白饺香醋,幸福安康。
请输入验证码